KE Spotlight
Filter
-
賽馬會多元文化研究計劃推出多語言小册子及紀錄片視頻
「賽馬會多元文化研究計劃」(計劃) 製作了一本多語言小册子「青春歲月: 香港少數族裔的年輕一代」,紀錄了一群18至33歲南亞或東南亞裔的年輕人口述他們的成長故事。這本小册子旨在增加公眾對少數族裔青年成長的瞭解,並改變公眾普遍對香港少數族裔社區的一些既定觀念。計劃還製作了一系列的視頻,紀錄了2019年6月2日舉行的人類圖書館暨音樂會,並委託了一位少數族裔攝影師為此計劃的人類圖書館製作了一部紀錄片。小册子和視頻可在計劃網站上瀏覽。「賽馬會多元文化研究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聯合策動,是「賽馬會友趣學中文」計劃的其中一個項目。
Read More -
香港大學推出靜觀資源套支援DSE考生
由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主辦的賽馬會「樂天心澄」靜觀校園文化行動,推出「『疫』境中的靜觀空間」資源套後再接再厲,設計了「學習減壓學靜觀」資源套,鼓勵DSE考生和一眾學生在疫境中創造靜觀的空間以調節情緒、抖擻精神。
Read More -
港大工程學院VAYU項目創健力士世界50米最快機械飛魚紀錄
由香港大學工程學院的學生攜手合作研發的VAYU機械魚項目,在譚榮芬創科翼的支持下,於2020年1月23日以26.79秒創下「50米最快機械飛魚」的健力士世界紀錄。與國際游泳聯合會(FINA)的人類游泳運動員在長池(25m)所創的世界紀錄相比,機械魚的速度比女性在蛙泳(29.40秒)和背泳(26.98秒)的世界紀錄還要快。在港大機械工程系帶領下,VAYU 項目歷時四年,由超過40位來自機械工程系、電機及電子工程系及計算機科學系的學生攜手合作。
Read More -
港大工程學院三名研究學者獲《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選為「35歲以下創新者」
港大三名研究學者獲《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選為亞太地區「35歲以下創新者」。他們分別是: 土木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郭浩博士,他研發了一種無需電力和化學藥劑投加的快速濾膜可以快速淨水;機械工程系的機器人學學者郭子彥博士,她曾參與開發世界上首個在磁力共振掃描器內做雙邊深腦神經外科手術的機器人;以及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羅平博士,他積極開發極具創新性的電腦視覺和人工智能技術,教導機器人理解人類行為,例如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語言,服飾和社會關係等。《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於1999年開始頒授「35歲以下創新者」,並由2010年起增加分區名單,嘉許來自拉丁美洲、歐洲、中國、印度、中東和東南亞地區的年輕創新者。
Read More -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率領學生團隊在倫敦「全球重大挑戰峰會」競賽贏得全球第二
香港大學(港大)工程學院率領的學生團隊於9月13日在倫敦舉行的「2019全球重大挑戰峰會」學生競賽(Global Grand Challenges Summit)中,以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自動收集水上塑膠廢料的機械人系統「ClearBot」,在全球十五支隊伍中脫穎而出,贏得全球第二名。港大團隊由電機電子工程系的蘇國希博士帶領,並得到譚榮芬創科翼及何耀棣體驗學習基金支持。「ClearBot」是一個跨學科的解決方案,以可持續及社區為中心,旨在利用科技和社區的力量來解決海洋廢塑料問題。為了開發快速及準確的模型,團隊曾前往印尼巴里島,與當地的海洋清潔者會面,收集意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