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 Spotlight
Filter
-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與港大公共衞生學院公布「家庭節2016」活動
「家庭節2016」鼓勵增加優質相處時間,凝聚家庭力量。連串活動於4月22日至6月5日舉行,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分別是「家庭節@社區」、「家庭節購物樂」及家家動感千人齊歌頌:「家庭節2016」同樂日。
Read More -
港大成功改造沙門氏菌成「YB1」厭氧細菌有效抑制癌症腫瘤生長
港大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成功將沙門氏菌改造成一種名為「YB1」的厭氧細菌,此細菌只能在癌腫瘤等缺氧環境中生長及繁殖,令癌腫瘤生長被有效抑制,又不會危害正常細胞。研究團隊最近已透過香港大學技術轉移處成功為「YB1」厭氧細菌取得美國專利,同時亦正為這項技術向多個國家及地區申請專利,期望未來可將「YB1」製成針對腫瘤的標靶藥物,為癌症病患帶來新希望。
Read More -
港大發展「怡老按摩」改善長者生活質素
港大中醫藥學院聯同仁濟醫院社會服務部最近合作進行了一項臨床研究,發現「怡老按摩」能有效改善虛弱長者的生活質素,同時可紓緩照顧者的壓力。「怡老按摩」共有十二式,是以中醫理論及臨床經驗為基礎。由於「怡老按摩」易學易用,港大及仁濟計劃未來在社區推廣「怡老按摩」,使更多虛弱長者及照顧者受惠。
Read More -
港大與理大研發全球首創內置馬達應用於單切口或經自然腔道(無切口)機械人手術之微創外科手術機械人系統
為了盡量減低手術創傷及改善目前機械人手術的安全性,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楊重光教授開展了一個創新項目,開發一種具備觸覺(力度)反饋,能夠施行單切口或經自然腔道(無切口)手術的嶄新外科手術機械人系統(NSRS)。自2012年起,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容啟亮教授領導的資深工程師團隊以工程專家伙伴身分合作研發新系統。研發團隊最近實現突破,開發出全球首台內置馬達,具備高達十個活動自由度機械臂的NSRS,並成功運用新系統進行了連續三次的動物外科手術試驗。此項創新研發項目由一家專門拓展嶄新無創外科技術的公司—香港無創外科有限公司(NISI)提供經費,項目亦同時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撥款支持。
Read More -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聯同港大和浸大研究員呼籲全面禁止電子煙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委託香港浸會大學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期間測試市面上13種電子煙的成分。測試證實電子煙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包括致癌物質,危害市民健康。委員會早前亦委託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及民意研究計劃分別進行控煙政策調查和意見調查,收集了超過五千名受訪者就電子煙在香港的使用情況及市民對禁止電子煙的意見。調查結果顯示,68%使用者更表示不知道電子煙的成分。受訪者中約0.2%在過去30天有使用電子煙,惟15-29歲年輕吸煙者的使用比率高達7.9%,顯著高於30歲或以上的吸煙者。大部分受訪者支持以不同措施規管電子煙。多方促請政府儘快立法全面禁止電子煙,以防止電子煙的風氣蔓延及成為兒童及青少年開始吸煙的門檻。
Read More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印製及免費派發《認識罕有骨骼疾病》書籍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非政府組織小而同合作印製3,000本《認識罕有骨骼疾病》書籍,免費派發予中小學及醫院,期望通過簡介侏儒症患者的需要來引起公眾關注。港大醫學院助理院長陳振勝教授表示,本港侏儒症患者常受到歧視,要扭轉老一輩的想法並不容易,期望教師能透過這本書來教育下一代及改變他們的看法。
Read More -
香港大學報告學生吸煙比率數字
食物及衞生局委託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於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進行有關學生吸煙情況的學校統計調查,數據來自80間小學15,658名小四至小六學生和93間中學的40,202名中一至中六學生。調查發現2.8%的小學生曾吸煙, 0.2%現為吸煙人士。而中一至中六學生的吸煙比率則為2.7%,較2012-13年的3%低。調查亦包括學生使用電子煙的情況,2.6%的小四至小六學生及9%的中一至中六學生曾經吸食電子煙,而現時仍有吸食電子煙的中一至中六學生則有1.3%。政府正研究通過立法禁制電子煙入口、製造、銷售、分發及宣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