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 Spotlight
Filter
-
香港大學、多倫多大學及伊利沙伯醫院共同研發及早發現早期鼻咽癌的測試方法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多倫多大學及伊利沙伯醫院合作研發出一個可經口腔進入鼻咽的刷子,抽取細胞樣本以診斷潛藏的鼻咽癌患者。此方法簡單、有效、毋須入院亦無創傷,其靈敏度與明確度高逹99%。研究團隊希望新的測試方法可應用於全球性大規模的鼻咽癌篩查,及早作出準確的診斷,對症下藥。
Read More -
香港大學研究發現瑜伽可提升早期思覺失調患者認知能力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體能及學習能力較差的早期思覺失調患者持續練習瑜伽,可顯著改善他們的動作協調及感覺官能,同時提高患者接收及處理資訊的能力。有見及此,為鼓勵患者參與瑜伽運動,該學系和思覺基金聯合設計一套名為「FitMind 瑜伽23式」的簡易瑜伽,讓他們培養練習瑜伽的興趣,持之以恆,改善病情。在未來數個月,該學系將聯同思覺基金舉辦一系列的瑜伽公益活動,推廣FitMind瑜伽,當中包括向患者提供免費的瑜伽訓練課程、派發宣傳單張和瑜伽教學影碟供患者自學,於3月11日至16日在銅鑼灣時代廣場舉行「FITMIND就是態度立體相片展」及4月6日於拔萃男書院則會舉行大型FITMIND瑜伽籌款活動。
Read More -
香港大學成功研發創新技術ATOM 有效檢測人體中極少量及早期癌細胞
港大成功結合已有的光纖光學和激光技術,研製出創新的細胞光學顯微成像技術─「非對稱探測時域展寬光學顯微成像術」(簡稱ATOM),能高速、準確及有效率地識別流動血液中的極少量及早期癌細胞,這項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能對早期癌症或化療後復發的檢測起關鍵作用。這跨學科研究項目由工程學院領導,團隊包括李嘉誠醫學院的科研人員。
Read More -
港大擴展「青少年戒煙熱線」服務 致力協助建設無煙香港
港大所設立的青少年戒煙熱線(Youth Quitline)在過去8年間,共接獲超過5,000個電話查詢,為1,257名青少年提供戒煙輔導(截至2013年9月),參加者的戒煙率達21.9%,至於青少年戒煙的主要原因是追求健康生活和節省金錢。項目再度獲得衞生署控煙辦公室的資助,繼續提供電話輔導,亦會擴展服務至多媒體平台,讓更多年青吸煙人士獲得戒煙的訊息及支援。
Read More -
2013年知識交流獎
香港大學於2011年設立了「學院知識交流獎」,由各學院選出對知識交流作出重要貢獻的教員,表揚他們對工商界或社會所帶來的經濟、社會或文化影響。2013年「學院知識交流獎」的得獎名單已公布。
Read More -
港大及美國大學研究顯示佩戴口罩能有效減少流感的傳播
一直以來,只有少數科學文獻研究佩戴外科手術口罩能否有效減少流感傳播。有見及此,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聯同美國馬里蘭大學及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展開研究,首次發現佩戴外科手術口罩能減少流感患者在環境中散播70%以上的流感病毒,從而減低流感在社區內傳播的機會。
Read More -
港大參與研究發現「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非藥物治療療效存疑
進食含有奧米加-3/奧米加-6脂肪酸例如魚肝油、戒食人造色素食物、行為治療等非藥物療法,一直被指有助治療「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的小孩,部分家長更傾向為子女採用這些非藥物療法。可是,最近一項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有份參與、歐洲ADHD指引組織(The European ADHD Guidelines Group)進行的研究證明非藥物治療的成效存疑,家長需多加注意。今次研究對於控制ADHD的主要症狀,為醫生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