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 Spotlight
Filter
-
「赛马会乐龄同行计划」发布香港晚年抑郁意识及态度社区调查结果
「赛马会乐龄同行计划」总监及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系主任林一星教授发布香港晚年抑郁意识及态度社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港人认为晚年抑郁情况普遍。1,332位受访者中,过半数 (52%) 认为,至少一成长者有抑郁症状,而当中一半更估计长者抑郁达三成以上。同时,受访市民中超过八成(85%)表示愿意协助受情绪困扰的亲友及邻舍求助。调查亦发现,港人对长者抑郁存有一定误解。约半数(50%) 受访者未能确定抑郁并非老年转变的正常反应;假若长者谈及自杀时,有四成受访者 (40%) 觉得他们不是认真的;对於如何识别有抑郁的长者,近半数受访者 (48%) 不确定记忆问题可能是长者抑郁的症状之一;而在处理手法上,超过七成人 (75%) 存在误解,以为透过提醒抑郁长者自己的福气或往好处看,便能协助他们。研究团队提醒市民可多留意长者的状况转变及投诉,因为晚年抑郁可以透过身体不适或认知问题等表现出来。
Read More -
-
港大举办「妈妈和我的小事」微电影首映礼 暨 导演、演员分享会及公众座谈会
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策划及捐助的「赛马会安宁颂」计划主办,以及合作院校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协办的「妈妈和我的小事」微电影首映礼 暨导演、演员分享会及公众座谈会於11月1日举行。超过一千名医学界、社福界、教育界人士及公众参与该活动。公众人士现可於http://foss.hku.hk/jcecc/zh/mini-movie-2/ 观看「妈妈和我的小事」微电影的完整版本。
Read More -
香港大学举办河流导赏团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赛马会惜水・识河计划」推出「河处是吾家」(My River, My Community) 项目。项目团队将设计一系列专业的河流导赏团,每条导赏路线会集中於一个河流流域,并向大众展示出河流的多重面貌,例如生态、社会、文化及环境方面的特质,藉以加强公众对本地河流的认识及与本地河流的连系。除了「河处是吾家」的「识河之选」外,项目团队亦设计了一系列为生态及文化旅游的导赏路线,让公众认识每条河流独特的自然生态以及文化古迹。
Read More -
2017年知识交流奖
香港大学每年的「学院知识交流奖」,由各学院选出对知识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员,表扬他们对工商界或社会所带来的经济丶社会或文化影响。2017年「知识交流奖」的得奖名单已公布。
Read More -
港大「永续荔枝窝」计划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列为全港首个以社区及自然 为本的优秀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港大社会科学学院策动永续发展坊领导的「永续荔枝窝」计划,最近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赤道倡议」选收入其数据库,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该数据库展示来自全球以社区及自然为本的优秀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而「永续荔枝窝」计划则是本港首个及唯一一个获选的项目。港大校长马斐森教授在「乡郊可持续发展协同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宣布这项令人鼓舞的消息。研讨会上亦宣布了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有限公司承诺支持「永续荔枝窝」下一阶段的计划,致力将荔枝窝转化成一个凝聚创意的地方,展示和孕育可持续生活的新概念,以及适用於本地和邻近区域的社会经济模型。
Read More -
港大调查揭示香港高小学生「打机成瘾」问题
香港大学心理学系辖下的「社会及健康心理学实验室」今年三月至五月进行「香港高小学生打机习惯调查」,以问卷形式调查了2,006名小四至小六学生,了解他们的打机习惯,发现学童「打机成瘾」的问题普遍。研究团队针对学童和家长的需要,设置「爱.关机」网站,提供相关资讯及预防技巧,以及资源配套下载等。网站於6月20日推出,初阶段提供计划背景资料, 8月初将全面启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