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帶領香港蠔業復甦
位於香港西北面的后海灣有超過700年的養蠔歷史。可是,由於消費者憂慮污染對這種鹹水海鮮的影響而引致銷量逐漸下跌,養蠔業的前景變得不明朗。香港大學的Rajan博士與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以及后海灣蠔業養殖協會合作,為新一代蠔民提供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位於香港西北面的后海灣有超過700年的養蠔歷史。可是,由於消費者憂慮污染對這種鹹水海鮮的影響而引致銷量逐漸下跌,養蠔業的前景變得不明朗。
過去50年來,污染和氣候變化是對香港牡蠣的主要威脅,導致養蠔業衰落。現時只有約60個家庭在流浮山的漁村養這類海產。而且,隨著蠔民退休或轉行,人數大概會進一步下降。
雖然如此,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及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副教授Vengatesen Thiyagarajan 博士(Rajan博士)相信蠔民如果能採納新技術的話,養蠔業定能復甦。
Rajan博士說:「這種蠔以香港命名,所以我們應該關顧本地養蠔業,為新一代蠔民提供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而且要把人們對吃本地蠔的既有想法慢慢改變。」
Rajan博士正與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以及后海灣蠔業養殖協會合作,採用淨化系統,把蠔穫浸在經紫外線滅菌的海水中幾天,以去除當中的細菌。
氣候變化使后海灣的海水溫度不穩定,他希望通過不斷監測每個蠔排的狀況,並在特設的孵化場內、受控的環境下養殖蠔苗,讓蠔不受氣候變化影響。
香港牡蠣亦受重金屬污染,但Rajan博士表示,只要讓只通過安全水平監測的生蠔進入市場,食物安全是可以監控的。
全球不斷上升的海水溫度和越來越嚴重的污染引致各地的生蠔數目下降,香港並不是唯一面對這個問題的地方。
Rajan博士說:「我設法應對氣候變化,尋找可持續生產健康生蠔的方法。我希望辨別能抵抗氣候變化的蠔苗,讓它們可以在本地水域中生產幼蠔並成長。」
Rajan博士認為,採用這些新的養殖方法,可令養蠔業在香港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水產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