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爭分奪秒: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學童

改善學前教育和早期介入服務之間聯繫的服務模式

林瑞芳教授(左五)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參觀一個參與「協康會」先導計劃的幼稚園,並和學童一起參與精巧活動技能訓練環節

林瑞芳教授(左五)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參觀一個參與「協康會」先導計劃的幼稚園,並和學童一起參與精巧活動技能訓練環節

如果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能夠盡早得到介入服務(如言語治療)的話,獲益會更大。但在香港,這卻知易行難。由於缺乏介入服務,學校與介入服務之間又沒有聯繫,因此等待支援的學童人數超過六千。隨著政府著手準備2017年起提供免費學前教育,改變現狀的時機到來,亦是當務之急。

2014年,林瑞芳教授協康會開展新的模式來加強學前教育機構和介入服務之間的聯繫。在其後的一個學年,他們在10所幼稚園測試該模式,證實有效改善學童的學習成果。

這些成果令政府積極回應,並於2015年下旬宣佈將新模式延伸至450所幼稚園,作為為期兩年的項目試點,令介入服務輪候冊上的學童減少至約3,000名。

林教授說:「這項政策是一個大舉措,因為服務輪候冊名單非常長,而及早介入對學童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要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改善情況,現在就要趁著免費學前教育即將推行的這個契機來採取行動。我很高興我們的模式對政府政策有這麼大的影響。」

這個服務模式要求專家除了為學童提供康復訓練之外,亦須在中心培訓學童父母和每月一次到幼稚園培訓教師。

她說:「專家向教師提供個人指導來處理學童的行為問題,例如學童在課堂上鬧情緒。專家亦提供針對有特殊需要學童的課程和環境改善建議。」

「專家可以在現場為教師提供許多具針對性和具體的支援,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甚至沒有特殊需要但成績落後的學童亦可以受惠,整間學校都獲益良多。」

試點研究結果顯示服務模式能有效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學童。在研究中,120名學童(包括對照組)中,有接受服務的學童在認知、語言能力、活動技巧和自主技能等方面的表現均有顯著進步,超越沒有接受服務的學童。

教師亦反映他們在教學中的自我效能感有所提升。林教授說:「教師不僅見證著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成長,亦見證著自己和學校的發展。項目成果為雙軌(校本及中心為本)支援模式的成功提供有力實證。」

心理學系的林瑞芳教授獲社會科學學院頒發2016年「學院知識交流獎」,獲獎項目為「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兒所提供的先導服務模式:成效評估研究」。

Back to 專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