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以科技為本處理吞嚥困難的方法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言語及聽覺科學部的研究團隊正在研發以科技為本的解決方案,以提高護理者和公眾對處理長者吞嚥困難的認識,並提供治療吞嚥困難的替代方案。

一般人很少會意識到吞嚥在吃喝時的重要性。吞嚥困難的患者可能會錯誤把食物、液體或藥物吞進氣管而不是食道,引致窒息甚至呼吸道併發症。

我們的吞嚥功能會隨年齡而變化。長者需要較長時間處理食物,食物經過喉嚨的時間較長,食道功能亦較弱。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言語及聽覺科學部助理教授陳文琪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約有60%療養院的長者和40%日間護理中心的長者都有吞嚥困難,很多長者亦難以將自己的吞嚥困難告知他們的護理人員。此外,大多數護理者,包括在療養院和日間護理中心的前線護理人員以及長者的親屬均缺乏處理吞嚥問題的認識和技巧。

患有中風,帕金森症,腦退化症或頭頸部癌症的病人也有可能有吞嚥困難。患有吞嚥困難的長者會有較大機會出現營養不良、脫水和生活質素下降的情況。

為了促進公眾對處理吞嚥問題的認識,並尋求治療長者吞嚥困難的替代方法,研究團隊致力發展以下項目:

  • KOTE – 團隊正在開發名為 「食多啲、講多啲」(’Keep On Talking and Eating’ [KOTE]) 的手機應用程式 ,提供自助平台,幫助因患有神經系統疾病和 / 或接受放射治療而引致吞嚥和溝通困難的病人,以及面對有關風險的人士。應用程式包含有關吞嚥和言語障礙的資訊,以及提供視頻和音頻剪輯,教導患者在吞嚥康復期間可進行的口部肌肉強化練習,那些練習的效用均經過科研實証。
  • 重覆高頻透顱磁場刺激療法 (rTMS) – rTMS是使用電磁感應來誘導電流到腦部,刺激腦細胞,一般用來治療精神疾病。研究團隊自2011年以來一直致力研究rTMS的應用,幫助中風患者改善口腔和咽喉肌肉的功能,從而舒緩他們的吞嚥困難。
  • 針灸 – 多項研究顯示使用針灸對治療吞嚥困難有正面的效果,亦有報告指出多種針灸方法,包括身體針灸、頭皮針灸以及舌針療法都有助治療吞嚥困難。然而,這些研究大多缺乏客觀的結果測量,或者不包括評估前後的比較。因此,研究團隊正計劃於未來進行前瞻性的隨機雙盲並兼具客觀結果測量的研究。

研究團隊開發KOTE應用程式,是因為現今香港只有極少資源教育和提高粵語社群對吞嚥困難和相關溝通問題的意識。例如,很多接受放射治療後的鼻咽癌患者一般都不為意言語和吞嚥的障礙可能是放射治療後的副作用。他們因此可能不懂得採取措施來預防輻射誘發的併發症。團隊希望透過KOTE應用程式,幫助增強患者與護理者的溝通及公眾對吞嚥安全的認知。

透過直接刺激受影響的大腦區域和肌肉,rTMS和針灸的應用有可能協助患者盡量運用他們的吞嚥功能。研究團隊的目標是開發以科研實証為本的臨床解決方案,治療長者的吞嚥困難,並減少因吞嚥問題處理不當而造成併發症的醫療及社會開支,從而提高長者的生活質素。

Back to 創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