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加強病人對疾病的認知

眾所周知,治療患病兒童絕不能單靠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家長固然擔當重要的角色,整個社會則更加責無旁貸,例如須盡量減少空氣中的刺激物,避免兒童暴露於致病的物質,這對患有哮喘或食物過敏等慢性疾病的病童而言,尤為重要。

劉宇隆教授於2011年香港書展中親身講解 <<不能不認識的兒童病系列>> 的其中一種疾病「過敏性鼻炎」。

劉宇隆教授於2011年香港書展中親身講解 <<不能不認識的兒童病系列>> 的其中一種疾病「過敏性鼻炎」。

眾所周知,治療患病兒童絕不能單靠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家長固然擔當重要的角色,整個社會則更加責無旁貸,例如須盡量減少空氣中的刺激物,避免兒童暴露於致病的物質,這對患有哮喘或食物過敏等慢性疾病的病童而言,尤為重要。

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深明此理,故於2009年出版一系列叢書,以輕鬆的手法,由淺入深,講解常見的兒童病,藉以提高公眾對這些疾病的認識,期望最終提高家長以至普羅大眾對兒童健康的關注。

學系迄今已出版了四冊繪本,主題分別為濕疹、食物過敏、風濕病及剛於去年出版的過敏性鼻炎。學系更計劃每年出版一冊新書,使叢書所涵蓋的兒童病,更為全面。有關內容均由兒科學系的醫生、其他屬科的專家和家長提供,當中包含臨床資料和專業研究,以及家長的親身經驗。

繪本至今已售出數千本,現正計劃在台灣出版,並分銷到新加坡;亦可能會在中國內地出版。

該項目由學系主任兼施羅艷基基金教授(社區兒童健康)劉宇隆教授推動,源於他深信知識就是力量。

劉教授說:「我一向認為醫生除了負責診斷和治療外,亦有責任使家長和孩子了解本身的病症,使他們能為自己的健康把關。要做到這一點,家長和孩子必須了解疾病的性質、病情是否受到控制,以及何時需要尋求協助。

「某些疾病是由生活方式或環境問題引起,故家長有需要知道如何監控其家居環境,甚或是促請政府改善整體環境,為其子女提供健康生活環境。例如可以促請政府規定容易引致食物過敏的食物必須加上標籤,以及擴大禁煙範圍,為患有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的孩子提供更佳的空氣質素。」

劉教授表示,這些舉措有助推動全民參與,同心協力為下一代的健康提供更大保障。

透過讓家長參與子女的治療過程,以及推出此系列叢書,期望上述目標得以早日實現。學系亦鼓勵家長組織‘病友/家長會’,就兒女的健康,分享彼此寶貴的心得,交流大家獨特的經驗。

學系亦製作了相關的DVD隨繪本附送,內容由家長或醫護人員現身說法,詳述如何為子女的治療作準備,例如敏感症病童的家長如何為子女購買合適的食物等事宜,以及示範如何正確使用/服用一些藥物,如口吸噴霧和EpiPen(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等。

香港過敏協會主席黃文熙先生,身兼病童家長的身份表示,書中的分享和實用的建議,可以幫助家長有效地應付子女的病症。「當得知子女患有過敏症,如食物過敏時,部份家長難免極為緊張,因過敏症可能會危及生命。

「他們需要聽取其他病童和家長的經驗,從而了解病童的日常生活和上學情況,一旦發生事故時,情況會如何,這些皆可令家長不再恐懼。當他們看到其他家長如何監控子女的過敏病況,甚至子女亦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病情時,這會令家長稍為放下心裡的重擔,令疾病對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響,減至最低。」

黃先生表示,協會亦希望促使政府就食品標籤等事宜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此目標正好與劉教授的願景不謀而合。

劉教授說:「重點是培養人們成為負責任的社會公民,令他們明白有必要促使政府制定政策時以科學理據為本,及不單了解本身或家庭成員的病症,亦同時關注別人的福祉。成為負責任的公民社會,就是我們對香港未來的期望。」

劉宇隆教授及其團隊成員,包括李子良醫生、何學工醫生及李素輪醫生獲李嘉誠醫學院頒發2011年學院知識交流獎,獲獎項目為「不能不認識的兒童病系列」。

Back to 連繫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