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義應建基於全民參與,亦應為全民可及的。
何錦璇教授及副教授李穎芝女士的研究直接促成香港設立特殊需要信託。他們提出的特殊需要信託方案,能透過匯集家長所提供的資金來減低信託的管理成本。此項目獲頒2018年港大「卓越知識交流獎」。
法律學院的一個師生小組將他們的財產法知識付諸實施,開發了一個自助住宅租賃電子包, 幫助房東和租戶省錢。
港大的法律學者為本港的智障人士及其家長和監護人提供了解決方案。
不少人會討論性別歧視、性別暴力或種族歧視,而我的工作則强調,這些問題的受害者不僅有單一身份。我希望令大眾明白我們均擁有多重身份,當你在一個人身上同時找到某些身份時,當中所產生的特別脆弱之處和明顯的劣勢,需要我們了解。
香港的法制普遍獲公認為公平有效,但現實中沒有完美的體系,港大臨床法律教育計劃(CLE)便揭示了其中一些問題。
解決法律問題大都牽涉既複雜又昂貴的程序。一般市民沒有專業法律知識,不清楚他們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阻礙他們進一步認識法律,甚至難以透過法律平息糾紛。法律學院的一個項目為此提供解決方案-只需按一下滑鼠便可。
2012年6月14日前,香港一直落後於其他已發展國家:未有設立競爭法。香港大學的法律專家協助下,令人引頸以待的競爭法終於落實。
在數碼年代,與他人分享創作成果可擴大作品的影響力,但卻牽涉複雜的「所有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