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死亡 — 由《美善生命計劃》開始:社會大眾對死亡態度及預備程度正面化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當死亡發生時,家人都會在心理、身體、精神及社交上受到影響。然而,我們甚少談論死亡,亦從不為死亡而作預備。當死亡突然發生,不論是面對自己的死亡,又或摯愛的離世時,往往會帶來不曾想像的壓力和痛苦。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成立「美善生命計劃」。「去者善終,留者善別,能者善生」,藉著在社區上推動生死教育和有關的專業培訓,我們期望社會人士更有能力面對死亡。死亡變得不再令人害怕,反而成為生命完滿的句號,讓我們能更正面和感恩地面對生命的每一天。
計劃使命
- 推動公眾人士對死亡和喪親的認識
- 支援長者、病人及其家人為死亡作預備
- 發展有關專業人士對支援臨終病人及喪親家屬的全面培訓
《美善生命計劃》推行期間,為2,000多名前線工作人員提供與生死教育、臨終關懷及喪親支援相關的專業培訓,及後經由他們所舉辦之生死教育工作坊和活動,現已有超過73,600名社會大眾參與受益。同時,有約50個醫護及社會服務機構參與成為《善生同盟》,組成一強大的社區網絡,共同推動香港的生死教育。
《美善生命計劃》重要研究發現
(一) 專業培訓與社區生死教育工作坊能有效減低對死亡的焦慮
早前,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進行一系列成效評估研究,受訪人數達3,000名人士,研究結果顯示《美善生命計劃》能有效地提升醫護及健康護理人員、社會服務工作從業員、病者、長者及其家人對死亡及喪親的認識。具體而言,該計劃有效地減輕參與者對死亡相關的焦慮,使他們較開放地談論死亡;同時,對死亡及喪親的相關事務,有較正面及支持的態度和明顯的行為轉變。
(二) 社會對死亡的忌諱與2007年相比有明顯的轉變
此外,該計劃亦進行一項為期3年有關死亡態度的前瞻性群組研究,以了解本港三個不同的年齡組群人士(老、中、青)對死亡的態度,有超過1,475名本地華人參與,以2007年的數據與2010年的相比,相信「談論有關死亡的事會帶來惡運」和「見到屍體或棺材會行衰運」的人數比例明顯減少;把「探訪剛去世人士的家人」視為忌諱者的人士不但減少;而且更正面地把探望喪親者視為一種表達關心及同情的行動。
(三) 中年人士及長者開始主動為死亡作預備
群組研究結果更顯示在過去三年,中年人及長者主動準備為自己死亡作預備的人數百分比有顯著提升。比較2007年與2010年,購買了人壽保險的中年人和長者的比率增加了20%-30%,訂立遺囑的人數比率增加了10%-25%,購買靈位或墓地的人數比率增加了6%-20%,而選擇器官捐贈的人數比率亦增加了15%-20%。
該計劃的項目總監陳麗雲教授認為,看到廣大市民能對死亡態度有所轉變,並開始正面地為死亡作預備,實在是一件十分令人振奮的事。香港社會已較能放下對死亡的忌諱。同時,市民亦更願意接納死亡為生命本有的部分,因而,更有能力面對自己及摯親的死亡。
計劃的首席研究員何孝恩先生提及,很高興見到成年人群組的對死亡的正面態度轉變,特別是長者;然而,在年青社群中還有很大的需要。他指出香港年青人仍然忌諱死亡,他們不僅害怕死亡,他們也對生命感到迷茫,在人生的轉變、困頓和逆境中常感無力和迷失。
未來發展
陳教授補充說,香港現有的學制缺乏生死教育課程,這無疑阻礙了青少年學習及掌握生命與死亡的意義。西方很多國家和台灣都在其學校課程中加入生死教育的部分;藉著創意及體驗性的學習方法,由幼稚園至中學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學習與生死相關的課題。相對而言,香港學生這方面的發展明顯受到忽視。
最近媒體對死亡相關議題的報導顯著增加,可能代表著香港社會正朝著正確發展的方向;同時,媒體亦將會成為廣大公眾一個公開討論生死的平台。
然而,更重要的是將生死教育拓展至各年齡群體,特別是年輕一代。他們在這急劇轉變,充滿混亂和困頓的時代成長,容易感到迷失與無望。對生命與死亡的認識,相信有助年青人面對生命的失落,及能珍惜及把握現在所有。希望能藉著更全面的研究和服務項目,結合不同的社群力量,制定具體的發展策略和行動;以提升香港大眾對生死議題的意識,提供更多專業培訓,擴大服務範圍與內容,以增加香港青少年對生死價值的掌握。
計劃網址: http://www.enabl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