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導過程

張英機教授

參考業內翹楚的經驗對做好事情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港大邀請倫敦帝國學院張英機教授分享他籌備研究成果影響力評審的經驗。

張教授是電機電子工程系主任,他領導他的學系於英國最近的研究評審—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2014(編譯:「評審研究卓越的框架」),在「研究成果影響力」的部分全數案例均取得最高評級。這是英國首次將在學界以外的「研究成果影響力」納入評審準則,佔比重百分之二十。

他說:「這個新的評審準則把研究資助和提供這些資金的人,即納稅人的關係直接連結起來。以往我們和坊間的人和業界的公司並沒有直接連繫。」

「它亦使我們想得更長遠,因為研究成果往往在學術論文出版後數年才看到對非學術界的影響,促使我們做事更進取和想法更貼近社會。」

有見及此,作為系主任的張教授認為他必須主導學系預備評審的過程。他從學系選取研究成果影響力的範例,在提交個案前搜集數據並仔細反覆閱讀其中的內容。

他說:「這是系主任的責任,如此重要的工作不能假手於人。這不是學系的工作摘要,而是優秀研究的範本,讓大家看到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成影響力。」

他沒有視任何一項影響力的描述為理所當然,每個個案中闡述的每一項影響力都有實證支持,例如專利、業界獎項、顧問服務和校外委員會成員,甚至跟學者合作過的人,不論是醫院裏的臨床醫生或是業界的高級管理人員都包括在報告內。

張教授選出了五個最出色的例子,然後請未有參與有關研究項目的學者將這些例子寫成案例。這些案例作者與有關的研究人員屬同一研究領域,因此他們可以就研究項目提供有說服力和準確的概要,並能指出研究成果對學者及專業人士的影響,亦能讓業界以外的人士也看得懂案例。

他怎麼能夠在這過程中取得支持?就要讓同事們知道最終結果會反映於整個學系之中。

「我建議大家深思如何讓人主導各項工作,你需要說服他們主導甚麼。研究成果屬於個別學者;案例屬於案例作者;我有責任確保我們提交的每一份學術論文和案例都是最好的作品。如你善用主導權,必定取得不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