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今年新增了大学层面的「香港大学青年创新者奖」,以表扬创新研究有极高潜在影响力的青年教员。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郭嘉威博士获首届香港大学青年创新者奖。
陈志伟教授自2009年起一直带领其团队倡导以「治疗达致预防」策略对抗爱滋病病毒,并为香港政府的爱滋病策略计划和爱滋病治疗手册作出了贡献。此项目获颁2019年港大「卓越知识交流奖」。
年长同志在香港是被遗忘的其中一个社群。在大众社会以至LGBT+族群,他们的需求与声音都被忽略,甚至被边缘化。这影片正正介绍香港不同年长同志所面对的困难与挑战,特别於社会及医疗服务范畴方面,受访者更提出能协助他们的实质建议。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大城市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香港还有600条乡村,大部分位於新界及离岛。 几十年来,随著村民移居海外和年轻人出外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许多乡村已经荒废。客家村荔枝窝是其中一条发展比较成熟的乡村,位於新界东北偏远山谷。 在1950年代,许多村民放弃务农并移居英国,荔枝窝村也因此经历了多年的失修。自2013年起,香港大学公民社会与治理研究中心永续坊推行了一个由滙丰支持的计画,鼓励村民回归并共同合作复兴荔枝窝村,让荔枝窝村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遥感是一门利用感应器科技去获取并分析地球或其他星球的航空图像的学科。它能分析不同图像,包括地球表面、大气层、海洋、物件以及特殊现象,并能提供其他方式无法得到的精确数据。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Joseph Michalski博士是一名地质学家及行星科学家。他在香港大学的行星光谱和矿物学实验室(Planetary Mineralogy and Spectroscopy Laboratory) 运用遥感技术来研究各行星的矿物学和地质学。
何锦璇教授及副教授李颖芝女士的研究直接促成香港设立特殊需要信托。他们提出的特殊需要信托方案,能透过汇集家长所提供的资金来减低信托的管理成本。此项目获颁2018年港大「卓越知识交流奖」。
动物对於纾解青少年、老年人和病人的压力有治疗价值,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医疗人员一直以来都有记录。可是,直到最近人们才慢慢了解,动物辅助治疗是如何能帮助那些不善面对社会、并把自己困在房间的人。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黄蔚澄博士与一间非牟利社会服务机构合作,研究动物辅助治疗(主要是经过训练的狗只)如何帮助香港隐蔽青年重拾自信。
非法野生动物贩卖是世界上第四最有利可图的犯罪贸易,估计每年产生高达200亿美元的非法收入。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动植物被非法贩卖,令许多濒危物种受到严重威胁。随著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绝种,非法利润飙升,非法贸易更没有减少的迹象,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於是采用了保育鉴证的方法,为调查非法野生动物贩卖的部门提供准确的科学数据,用於对付贩卖者。
由叶兆辉教授,罗亦华博士及程绮瑾博士共同带领的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减少了大众对自杀错误的观念,促进了社区对精神健康的认识,亦使有关自杀新闻报导的质量有显著改变,以避免出现模仿性自杀行为的效应。此项目获颁2017年港大「卓越知识交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