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針對中國城市的都市風環境評估與通風廊道規劃」

建築學系任超教授 及其團隊–機械工程系李玉國教授在城市設計和規劃工作中制定了城市通風廊道計劃,還揭示了城市通風的評估方法,以改善城市設計。此項目獲頒2023年港大「卓越知識交流獎」。

中國高速的城市化進程引致環境問題惡化,例如城市通風不暢、空氣質量變差和城市能見度降低。近十年來,隨著可持續的城市發展在中國漸漸得到廣泛的認可,決策者和規劃者開始提出訴求,希望城市的規劃和設計能以科學為依據。

自 2006 年以來,任教授和她的團隊開展一系列的跨學科合作研究,不但在城市設計和規劃工作中制定了城市通風廊道計劃,還揭示了城市通風的評估方法,以改善城市設計。她的研究能調查出城市規劃和發展綱要對城市通風帶來的影響,是世界上首個成功量化出該效果的研究,以遙感探測(R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為基礎,制定科學規程,以評估潛在風態和探測通風廊道。她的研究成果和科學證據,有助優化設計靈活性和放寬建築高度, 並改善建築布局和控制都市形態。

任教授的研究為中國的城市規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目前,中國已有40 多個城市把她的研究方法和技術納入城市設計和通風廊道的規劃、本地城市的設計規範、技術説明和法規中,而其中的中國國家技術規範《氣候可行性論證規範:城市通風廊道》更得到中國自然資源部的認可,並從2019年起,中國所有城市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的工作。這不但有助在城市層面上響應國土開發控制規劃的訴求,也能恢復生態與文明建設,控制環境污染,並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在國際層面上,任教授的研究為亞洲和歐洲的城市實用研究和政府咨詢項目帶來貢獻,並有助城市規劃工作和氣候變化適應政策。研究成果請參閲《2022 年氣候變化:影響、適應和脆弱性》第 10 章:《亞洲》、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 ,以及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三份指南。

此項目獲頒2023年港大「卓越知識交流獎」。

Back to 知識交流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