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文化革新

知識交流在香港大學(港大)源遠流長,近年更獲確認,與教學及研究構成港大所有活動的三大支柱,其重要性與地位因而突顯。假如我們吝嗇於與工商界及社會共享知識,亦不與社區建立密切聯繫,以便為學生造就更多學習機會,那我們的工作成果並未能發揮最大效益。

香港大學校長 徐立之教授

香港大學校長 徐立之教授

知識交流在香港大學(港大)源遠流長,近年更獲確認,與教學及研究構成港大所有活動的三大支柱,其重要性與地位因而突顯。假如我們吝嗇於與工商界及社會共享知識,亦不與社區建立密切聯繫,以便為學生造就更多學習機會,那我們的工作成果並未能發揮最大效益。

儘管如此,大學內部和外界均對知識交流提出了一些疑問。

知識交流是否意味要承擔「更多」工作?我們理解此一憂慮,尤其是大學教員在本學年面臨更嚴峻的挑戰。香港各大學今年九月實行雙學制年,意味大學整體的教學工作更趨繁重。此外,港大學者一向積極從事研究工作。知識交流的重要性提升,表面上似乎成為教學人員的額外重擔。但我認為這個觀點值得商榷。

知識交流實際上與港大的學術工作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我深信,所有知識交流都應以學術為基本,而非純粹為社區提供的服務。一如教學及研究,知識交流同為港大文化一部分。正因具成效的知識交流必須建基於我們的卓越研究或教學,港大學者更應時刻思考如何能夠造福社會。

港大各學院以不同方式體現上述理念。我們的技術轉移處亦透過取得專利及以授權方式轉讓發明專利,協助港大研究人員把新的技術和發明推向市場。

港大從事廣泛的知識交流工作,部分出色的項目收錄於本期通訊中,它們顯示知識交流向來是港大工作的重心。

另外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就是「社區」在知識交流上扮演什麼角色?從大學的角度來看,社區是我們的伙伴,因為知識交流對大學及社區均有裨益。

成功的知識交流,建基於與社區的關係,以及透過通力合作可令社會更臻美好的理念。當企業和社區內的團體意識到需要借助學術專業知識,自然想到找我們協助,這樣就能夠促進知識交流。社會人士需要認同知識交流所帶來的價值;我們亦需要做更多工作,讓他們了解。知識交流不應僅以項目的數量及耗資衡量,而忽略過程的整體意義。

我們十分重視與社區的伙伴關係,並鼓勵各學院在加強現有伙伴關係的同時,積極建立新的伙伴關係。各學院可以考慮每年舉辦社區日,藉此與伙伴及贊助人分享研究成果及學生的創意。

就公眾關注的議題發表意見,也是有效的知識交流渠道之一。當前香港社會面對眾多挑戰,學者憑著學術專長,有能力為公民及社會議題出謀獻策。但他們目前在這方面卻受到若干限制,例如當學者參與政府項目及諮詢工作時往往因身為相關政府委員會的委員,需要遵守保密規定,以致未能就相關議題公開發表意見。希望有關方面將來會正視這個情況。

政府或可參考其他國家,如美國及加拿大沿用的模式,讓學者有機會為公共政策及討論建言獻策。如能就社會各項議題進行更開放及廣泛的討論研究、集思廣益,相信能得出更佳的結論。

香港大學通過知識傳承,服務社會,我們不只回饋香港,同時亦積極將知識交流的成果延伸到內地及整個地區。教學及研究是獲取知識的核心活動,然而我們必須積極與社會分享教研成果、共享知識,才算充分履行大學的使命。

香港大學校長
徐立之教授

Back to 連繫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