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支援学习障碍学童

香港大约每十名小学生和中学生当中,就有一人有读写障碍。但直到近年,他们仍然缺乏适切的课堂支援。

何淑娴教授,2011年知识交流奖得奖者 (社会科学学院)

何淑娴教授,2011年知识交流奖得奖者 (社会科学学院)

香港大约每十名小学生和中学生当中,就有一人有读写障碍。但直到近年,他们仍然缺乏适切的课堂支援。

心理学系何淑娴教授教育局对此非常关注。五年前,在香港赛马会资助下,他们联手成立一个新的支援计划,为有读写障碍的学生提供评估、培训及课程。

「喜阅写意」计划於2006年在约40间幼稚园、37间小学及20间中学推行,并获约10间非政府机构和10个政府单位参与支持。计划重点为支援阅读及写作,因这正是受影响学童最感困难的范畴。

该计划使用非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并针对最有迫切需要的学童。

何教授说:「在香港教授阅读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学习大量的课文或读本,而并无一套有系统的方法去教授基本语文技巧和知识。我们的课程强调,有系统地学习基本语文技巧,对所有学童都重要,而对学业成绩稍逊者和有读写障碍的学童帮助更大。」

课程采用系统化实证的「分层支援教学」(tiered intervention),令学校可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援。

模式的第一层旨在有系统地教授基本语文技巧,以提升全班的读写能力。第二层为学习能力稍逊的学生,提供小组支援教学。第三层为成绩仍然落后或被确诊为有读写障碍的学生,提供个别化和密集的支援。

此教学模式的成效令人鼓舞。大部份第二层和第三层学生在香港标准化测试的表现均有改进。该等测试对学童日后接受教育的机会至为关键,因它们是全港性的标准,意味著它们不只适用於个别学校,亦适用於整个教育体系。

进步最大的是小学生,经过一年支援后,符合全港性的标准的第二层和第三层学生增加约 25%。

何教授说:「实施校本支援教学后,各级学生均有进步,但在小学的成效最令人鼓舞。我亦认为应在此阶段,即学生正式开始学习读写时,尽早提供支援。」

该计划亦协助家长支援子女在课后照顾、情绪问题和日常管理方面。另外亦在深水埗、天水围及东涌设立地区支援网络,并采取措施提高公众认知,使市民大众加深了解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童的需要。

负责策导计划的何教授表示,有关项目也丰富了自己的教学体验,提供一个真实的知识交流例子。

她说:「过去我并没有太多机会走访不同类别的学校和了解学校如何支援此类学生。通过此计划,我到访过多间学校并与教师面谈,有助我向我的教育心理学学生讲解学童在学校的实际需要。这比单是通过书本传授知识更加受用。」

何淑娴教授获社会科学学院颁发2011年学院知识交流奖,获奖项目为「喜阅写意 ― 赛马会读写支援计划」。

Back to 合作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