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义应建基於全民参与,亦应为全民可及的。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大城市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香港还有600条乡村,大部分位於新界及离岛。 几十年来,随著村民移居海外和年轻人出外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许多乡村已经荒废。客家村荔枝窝是其中一条发展比较成熟的乡村,位於新界东北偏远山谷。 在1950年代,许多村民放弃务农并移居英国,荔枝窝村也因此经历了多年的失修。自2013年起,香港大学公民社会与治理研究中心永续坊推行了一个由滙丰支持的计画,鼓励村民回归并共同合作复兴荔枝窝村,让荔枝窝村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香港大学的初创企业Lifespans,为老年患者提供创新的骨折修复治疗,已获取多个奖项并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透过让年轻人设计和制造乐器,将音乐与工程融合,使代表艺术的A (‘A is for Arts’) 融入 STEM 教育中。
我们致力让香港能够成为文化中心以及改变诗人和作家对香港的看法。
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生物医学技术,透过重复、甚至是连续检测日常生活中个别人士的生物分子,有机会改变传统的医学诊断。
组装合成建筑法 (MiC) 是一个为香港提供优质、可负担、具产能和可持续的建筑方案。潘巍博士领导以影响为导向的MiC研究,其中的知识交流是塑造未来建设的关键。
「玩学相长」计划以自然方式培训幼童学习管理社交情感,同时亦帮助父母了解游戏的功用。
这个首次以大型三维多层呈现香港行人通道的网络,将会适合於可步行性预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