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历惨痛的动荡,但对此的个人回忆记录却少之有少。因此香港大学伙同本地中学收集二战的口述历史。
语言只是沟通的工具?还是它可以作为文化探究的起步点?2000年,当政府实施新中文课程时,中文学院已关注这问题。
过去三十年来香港的经济经历无数的变化,由工业主导的城市摇身一变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市民的入息?他们的生活质素有改善吗?对入息水平最低的一群人又有什麽影响?
蛀牙这不愉快的经历,任谁都想避之则吉。牙医学院一直致力教育在校的年轻人如何避免蛀牙,但原来蛀牙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门科学题材。
私人补习在香港蔚然成风,在其他地方亦见增长。私人补习被称为影子教育,因为它总是仿效传统学校的课程。学校课程一旦有变更,影子便跟随变动。影子教育的出现可能只是为督促或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它对整个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平等的影响却不能掉以轻心。
传染病爆发,大多人都会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协助。但工程学院证明他们的专业知识也可以阻止疫症传播。
2012年6月14日前,香港一直落後於其他已发展国家:未有设立竞争法。香港大学的法律专家协助下,令人引颈以待的竞争法终於落实。
在中学学习科学可以十分沉闷──阅读课本丶听教师讲解丶观察老师做实验。可是香港大学少年科学研习学院(JSI)就让学生知道,科学其实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政府需要一位研究绿色建筑的专家。某公司正寻找一位生物科技专家来当其项目顾问。美国的研究员希望找到专家一起研究中国的家庭暴力的问题。可是他们怎样能找到合适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