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以数据保护野生动物

香港是国际野生动物贸易的主要枢纽。鉴识保育实验室团队的研究正提供数据,以支持打击和减少非法野生物种贩卖。

(左起)杜德俊教授、David Baker博士、Timothy Bonebrake博士和丁凯琳博士

(左起)杜德俊教授、David Baker博士、Timothy Bonebrake博士和丁凯琳博士

鉴识保育实验室研究人员Tracey Prigge 女士与Astrid Andersson小姐处理样品以进行基因分析

鉴识保育实验室研究人员Tracey Prigge 女士与Astrid Andersson小姐处理样品以进行基因分析

鉴识保育实验室团队对不同物种进行分析,包括鲨鱼、大守宫、盔犀鸟、美冠鹦鹉和穿山甲 [照片来源:Chloe Hatten]

鉴识保育实验室团队对不同物种进行分析,包括鲨鱼、大守宫、盔犀鸟、美冠鹦鹉和穿山甲 [照片来源:Chloe Hatten]

香港雀鸟花园中发现被列为极危物种的小葵花凤头鹦鹉 [照片来源:Astrid Andersson]

香港雀鸟花园中发现被列为极危物种的小葵花凤头鹦鹉 [照片来源:Astrid Andersson]

穿山甲是全世界非法贩卖情况最严重的哺乳类动物之一

穿山甲是全世界非法贩卖情况最严重的哺乳类动物之一

香港不仅是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而且还有全球野生动物买卖枢纽不受欢迎的称号,其中很多买卖却是非法的。野生动物的需求主要来自亚洲,因香港的地理位置优势成爲主要的转口港。这是一个长期问题: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若以「国家」贸易额为基础而排名的话,位列世界第六,贸易额约为2500亿美元。

巨大的买卖规模和繁多的物种数量令海关的监控变得复杂困难。此外,随著野生动物数量减少变得稀有,其价格随之上升,非法贩运受威胁野生物种情况急剧恶化。生物科学学院的团队利用条码、基因组学、饮食分析以及种群遗传学等的数据取证和技术来追踪野生动物和贸易商,在减少非法贸易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例如该小组分析贸易网络,以确定穿山甲的贸易路线和热点,并分析香港爬行动物和鸟类的活体贸易趋势。团队的其他研究项目还包括利用分子技术鉴定幼鳗和鱼翅。

丁凯琳博士说:「你需要知道有哪些物种被用作交易。有些物种的买卖是合法的,有些则不然。」

团队的数据与执法机构共享,以协助他们确立追缉调查目标。团队还与法律学院合作准备了物种所受影响之陈述,使法官和检方对非法贸易的影响,包括动物的生态影响和市场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

团队还与香港海关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家地理杂志TRAFFIC等组织合作,亦取得了巨大成果,其中包括在欧盟逮捕40名参与贩卖欧洲鳗鱼的人士。他们的研究亦帮助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包括淡水龟、穿山甲和鸣禽。丁凯琳博士说,由於缺乏贸易监控,被用作饲养和鸣唱比赛的鸣禽备受威胁。她指出:「亚洲有30多个物种由於这类买卖而濒临灭绝。」她亦举例说,印尼的森林因为所有鸟类被捕猎而落入一片寂静。

除此以外,团队还会举办工作坊和研讨会以及接受本地和国际媒体的采访,以提高大众对野生动物所面临的威胁的认识。

她和团队将继续致力於研究相关数据。她补充:「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以知识协助执法工作,从而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野生动物贩卖枢纽的角色。」

生物科学学院的丁凯琳博士、David BAKER博士Timothy BONEBRAKE博士杜德俊教授获2020年香港大学「卓越知识交流奖」,获奖项目为「通过创新保育法鉴定手段减少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Back to 合作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