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
李嘉诚医学院相信,直接解剖及检视人体是教导医科生人体结构的最佳方法,从而为香港培育有质素的医生。然而,随著过去几十年的经济繁荣,医学研究和培训面对著遗体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近年,捐赠遗体的供应量仍然远低於医学培训的需求。
李嘉诚医学院相信,直接解剖及检视人体是教导医科生人体结构的最佳方法,从而为香港培育有质素的医生。然而,随著过去几十年的经济繁荣,医学研究和培训面对著遗体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近年,捐赠遗体的供应量仍然远低於医学培训的需求。
有见及此,医学院从2007年开始积极推动「遗体捐赠计划」,鼓励市民登记於身故后捐出自己的遗体,并促进大众讨论这个以往被视为忌讳的话题。
对於应该如何处理遗体这议题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复杂的。儒家思想主张子女应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孝顺父母的表现,因此,遗体捐赠供医学培训对某些人来说有违孝道。另一方面,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仁」,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意味著他们能够通过捐赠自己的遗体行善,帮助别人。
一直负责制定和推动遗体捐赠计划的陈立基医生说:「我们希望公众知道,他们死后仍然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医科生们通过遗体捐赠计划能学得更透彻,公众亦可因而受惠。我们希望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死亡。」
医学院已组织多场公开演讲,积极联系医护团体及生死教育的机构,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和接受媒体采访。
因此,自2007年起,登记捐赠遗体的人数共录得逾60倍的增长,从2007年的27宗升至2013年的1788宗;捐赠数量在2007年之前约为每年平均一具,增至2013年的约55具。其他组织如学校和慈善机构也纷纷开始讨论遗体捐赠,以提高公众的意识。
陈医生说:「有人不愿意捐出自己的身体,我们并非要改变他们的看法;我们旨在传播讯息,使人们能够更了解我们的理念;有些赞同遗体捐赠的人士较不避忌地与家人讨论死亡的话题,最终登记捐赠遗体。」
医学院要求学生在每年首堂解剖课开始时参与庄严的致敬仪式,向捐赠者致敬,并透过写作让学生反思他们与捐赠者遗体初次相遇的感受-陈医生称捐赠者遗体为「大体老师」。
医学院於2013年在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的纪念花园举行仪式,并竖立一个悼念遗体捐赠者的纪念碑。
遗体捐赠计划十分成功,不但为解剖学科解决教学的需求,亦通过陈医生和其他参与计划的同事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精神,令公众看待遗体捐赠的态度变得更加开明。
陈立基医生及其团队―陈翱翔先生、关丽娴女士、苏国辉教授、郑颜儿教授、曹世华教授及黄永亮先生获李嘉诚医学院颁发2014年学院知识交流奖,获奖项目为「不知死,焉知生:遗体捐赠计划带出的生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