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生死攸關

李嘉誠醫學院相信,直接解剖及檢視人體是教導醫科生人體結構的最佳方法,從而為香港培育有質素的醫生。然而,隨著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繁榮,醫學研究和培訓面對著遺體數量嚴重不足的問題。近年,捐贈遺體的供應量仍然遠低於醫學培訓的需求。

陳立基醫生於致敬儀式向醫科生發表演講解釋遺體捐贈

陳立基醫生於致敬儀式向醫科生發表演講解釋遺體捐贈

致敬儀式進行期間醫科生靜默片刻

致敬儀式進行期間醫科生靜默片刻

李嘉誠醫學院相信,直接解剖及檢視人體是教導醫科生人體結構的最佳方法,從而為香港培育有質素的醫生。然而,隨著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繁榮,醫學研究和培訓面對著遺體數量嚴重不足的問題。近年,捐贈遺體的供應量仍然遠低於醫學培訓的需求。

有見及此,醫學院從2007年開始積極推動「遺體捐贈計劃」,鼓勵市民登記於身故後捐出自己的遺體,並促進大眾討論這個以往被視為忌諱的話題。

對於應該如何處理遺體這議題在中國文化中是非常複雜的。儒家思想主張子女應愛惜自己的身體,是為孝順父母的表現,因此,遺體捐贈供醫學培訓對某些人來說有違孝道。另一方面,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仁」,對另一些人來說,這意味著他們能夠通過捐贈自己的遺體行善,幫助別人。

一直負責制定和推動遺體捐贈計劃的陳立基醫生說:「我們希望公眾知道,他們死後仍然可以為社會作出貢獻。醫科生們通過遺體捐贈計劃能學得更透徹,公眾亦可因而受惠。我們希望讓大家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死亡。」

醫學院已組織多場公開演講,積極聯繫醫護團體及生死教育的機構,並舉行新聞發布會和接受媒體採訪。

因此,自2007年起,登記捐贈遺體的人數共錄得逾60倍的增長,從2007年的27宗升至2013年的1788宗;捐贈數量在2007年之前約為每年平均一具,增至2013年的約55具。其他組織如學校和慈善機構也紛紛開始討論遺體捐贈,以提高公眾的意識。

陳醫生說:「有人不願意捐出自己的身體,我們並非要改變他們的看法;我們旨在傳播訊息,使人們能夠更了解我們的理念;有些贊同遺體捐贈的人士較不避忌地與家人討論死亡的話題,最終登記捐贈遺體。」

醫學院要求學生在每年首堂解剖課開始時參與莊嚴的致敬儀式,向捐贈者致敬,並透過寫作讓學生反思他們與捐贈者遺體初次相遇的感受-陳醫生稱捐贈者遺體為「大體老師」。

醫學院於2013年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的紀念花園舉行儀式,並豎立一個悼念遺體捐贈者的紀念碑。

遺體捐贈計劃十分成功,不但為解剖學科解決教學的需求,亦通過陳醫生和其他參與計劃的同事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獻精神,令公眾看待遺體捐贈的態度變得更加開明。

陳立基醫生及其團隊─陳翱翔先生、關麗嫻女士、蘇國輝教授鄭顏兒教授曹世華教授及黄永亮先生獲李嘉誠醫學院頒發2014年學院知識交流獎,獲獎項目為「不知死,焉知生:遺體捐贈計劃帶出的生死教育」。

Back to 專題故事